近年来,云浮市罗平镇纪委立足监督首责,精准聚焦农村民生短板,以“小切口”破题,将解决农村照明设施薄弱问题作为监督重点,以“小路灯”点亮“大民生”,用实际行动诠释纪检监察工作的民生温度。

精准监督直击痛点,照亮群众“脚下路”

在日常监督巡查时,罗平镇纪委工作人员深入村道街巷,发现部分区域存在“三无三难”的棘手问题:无路灯导致夜间出行难,旧路灯失修导致照明难,路灯布局不合理导致覆盖难。这些安全隐患如鲠在喉,成为群众心头牵挂的“揪心事”。问题浮出水面后,该镇纪委迅速响应,即刻启动“纪检监察+职能部门”联动机制,联合镇农业农村办等部门组建专项督查组。督查组以“全面排查建台账、问需于民定方案、阳光公示强监督”的三步工作法为指引,深入各村细致摸排情况,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科学制定路灯安装方案,并通过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每一盏路灯都能安装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真正暖到群众心坎上。

多方联动破解难题,架起党群“连心桥”

罗平镇纪委创新“三督三促”工作法,推动照明工程提质增效。在资金保障方面,该镇纪委督促镇农业农村办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全力争取涉农资金,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粮草”。同时,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严格监管,从预算审批到款项支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杜绝资金浪费。在工程质量把控上,联合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路灯杆的埋设深度、电池续航能力等多个关键指标进行全方位、无死角验收,以严苛标准确保工程安全达标,让“民生灯”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放心灯”。针对后续管护问题,推动建立“村集体管护+党员认领”机制,在10个行政村设立“路灯管家”,明确管护责任,一旦出现故障,第一时间有人响应、有人处理,实现路灯管护长效化,保障其持续稳定发挥作用。

长效监督巩固成果,守护乡村“幸福光”

如今,漫步在罗平镇的村道上,10个行政村,40多个自然村错落分布其间,新添的544盏太阳能路灯如繁星点点,将80条村道照得亮如白昼,惠及周边超2万群众。山田村村民陈伯逢人便夸:“以前接孙子放学提心吊胆,现在路灯亮堂堂,心里踏实多了!”古莲冲村外出务工青年返乡时惊叹:“村道变美了,夜路不黑了,家门口的变化看得见!”

这抹温暖的光亮,是罗平镇纪委以监督实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具象化表达。通过“小切口”监督推动“大民生”改善,不仅照亮了群众回家的路,更架起了党群连心的桥,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让清风正气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罗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