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5日召开的南阳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南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李泽荷介绍了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中,公安交管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平交路口隐患治理的推进情况和事故预防成效。

李泽荷表示,随着南阳市车辆、驾驶员、道路里程的快速增长,“人车路企” 隐患存量底数大、增量来源广,交通事故已成为安全生产事故中死亡人数最多、最突出的问题。研究近5年的亡人事故数据发现了两个“70%规律”:近70%的亡人交通事故发生在农村地区,近70%的农村交通事故发生在国省道沿线平交路口。这一数据明确了“农村、路口”隐患治理成为压降事故的“关键点”。

2024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将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上升为“一把手” 工程,与省定民生实事有机结合,专项组织实施“四个一、四道杠”农村平交路口隐患治理行动。“四个一”即在全市现有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沿线平交路口设置一个黄闪灯、一组减速带、一组警示标志和一组测速设施,所有设施均双向安装,以此提升路口辨识度;“四道杠”则是在T 字路口支路进入主路前,根据路面情况设置四条减速设施,从而消除平交路口安全隐患。

在农村地区“基础条件差、车辆性能差、安全意识差、管理薄弱”的“三差一弱”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完善交通设施、纠正出行陋习成为预防交通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国省道上的黄闪灯、警示标能显著增强路口辨识度,提醒驾驶员注意观察、减速慢行;支路上设置的减速丘、警示桩可物理降低非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车速,强制其停车观察安全后再通过,有效减少了车辆冲坡导致的 “鬼探头”事故。

2024年,全市完成了农村平交路口隐患2批次、2619处治理任务,其中包含省定民生实事1054处;2025年计划全年完成 2500处治理任务,上半年先期交办了 1366处。截至6月底,市县两级克服困难,圆满完成本批次1366处整治,其中包含省定民生实事路口907处,各县市区均超预期达到阶段性目标要求。通过开展 “四个一、四道杠” 隐患治理,累计设置警示标志3200余套、减速带4800余条、黄闪灯1200余组,施划震荡标线8.7万平方米。经治理成效评估,上半年涉农村平交路口事故数、伤亡数同比分别下降 27.57%、43.55%,交通设施整治正逐步引导农村群众养成安全出行习惯。

据介绍,按照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事项和省定民生实事治理要求,公安交管部门将持续开展农村平交路口隐患治理工作,通过“小切口、小投入”换取全市交通道路“大平安”,全力形成道路交通隐患治理的动态清零、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