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

5月21日,阿里大文娱集团宣布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以下简称“虎鲸文娱”),旗下阿里影业(01060.HK)拟更名为大麦娱乐。未来,虎鲸文娱将继续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文化娱乐集团,以优酷和大麦娱乐为核心引擎。

《中国经营报》记者翻阅阿里巴巴近几个财年的财报发现,阿里大文娱集团营收在阿里巴巴整体中的占比常年维持在约2%的水平。此外,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旗下的产品都用动物形象作为吉祥物,目前阿里巴巴动物园共有37位正式成员,包括天猫-猫天天、淘宝-淘公仔、饿了么-饿小宝、阿里云-云小宝、菜鸟-菜小鸟等。

如今,大文娱集团在最新的财季中利润转正,并且在更名后,意味着阿里动物园再添一员。这是否意味着,大文娱业务板块在阿里巴巴内部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记者就此向虎鲸文娱以及部分行业分析人士进行了采访。

更名背后

在今年的“5·10阿里日”期间,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内网发表了《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的帖子,呼吁阿里人要回归初心,重新走在创业路上。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必须放下过去的成绩,回到创业初心,以创业者的心态,开启一段全新征程。

从阿里大文娱更名为虎鲸文娱来看,也体现出了“重新创业”的态度。虎鲸文娱在5月21日发布的全员信中称:“创业是一场艰辛但充满梦想的征途。新一轮技术浪潮席卷千行百业,文娱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选择主动求变。”

“这次品牌焕新,与阿里巴巴秉持的‘回归初心,重新创业’一脉相承,也是我们根据自身战略做出的关键决定。”虎鲸文娱在全员信中指出,AI时代要求公司必须更坚定地自我迭代和升级,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选择主动求变。

谈到为何选择“虎鲸”,虎鲸文娱方面称,虎鲸身形庞大但灵活聪明,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典型的群居动物,通过协作维系海洋生态的平衡;拥有丰沛的情感,对人非常友好。这些特质与公司追求“数智、共生、快乐”的理念相合。

在此番更名之前,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已有许多业务线以动物作为形象标识,如今,阿里大文娱突然更名虎鲸文娱,并在内部信中强调“阿里动物园迎来新伙伴”。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也意味着阿里内部生态的整合,文娱业务板块与阿里巴巴集团整体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记者注意到,在近几年阿里巴巴发布的财报里,在公司概览中,大文娱集团往往排在最后一位。在业绩方面,2022—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30.62亿元、8686.87亿元、9411.68亿元、9963.47亿元,大文娱集团的收入则分别为181.05亿元、184.44亿元、211.45亿元、222.67亿元,占比分别为2.12%、2.12%、2.24%、2.23%,远低于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等其他业务板块。

不过,在阿里巴巴集团近日公布的2025年3月份季度及2025财年业绩中,大文娱集团的经调整EBITA转正。

艾媒咨询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此次阿里大文娱的改名,或许意味着给予大文娱业务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文化娱乐的市场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对创新性要求比较高,对于阿里以电商为起家并且为重要基因的企业来讲,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搭上阿里的名号,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改名有独立发展的意思。从阿里集团的业务分工来看,确实也需要更加专业、更加专注,以适应来自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张毅说。

文娱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则表示,在谷子经济带动下,影视、动漫衍生品这一过去多年无法打通的蓝海正在全面释放潜力,这恰恰是阿里当年做大文娱想要达成的关键目标,以爆款影视来给阿里电商带货,这也是大文娱名字中的“大”字的所指。这一通道的日渐成熟,让阿里开始重新重视大文娱,此番更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也是阿里冲刺前的内部动员。

文娱业务的重构

对于更名,虎鲸文娱方面称,品牌焕新是为了以更清晰的形象贴近用户和行业伙伴,表达阿里大文娱以创业心态进一步聚焦核心业务、助推行业发展的长期愿景。大文娱近年来持续推进既定策略,头部内容建设、用户交互体验升级、技术基础设施布局等一系列阶段性目标和成果均已达成,前不久集团也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这些都意味着阿里大文娱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虎鲸文娱方面还表示:“在头部内容制作、影视工业新基建、优秀人才储备与产品升级上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也让公司实现季度盈利。未来虎鲸文娱将坚定‘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体验,为产业伙伴提供全链路服务。”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有助于凸显其在文娱领域的专业性,强化品牌形象。

伴随大文娱集团更名的,还有阿里影业,此番宣布拟更名为大麦娱乐。大麦娱乐总裁李捷表示,全新的大麦娱乐将持续投入开发优质原创内容,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娱乐IP,同时进一步强化IP商业衍生能力,推出更富活力的艺人经纪平台,创作更多现实娱乐精品内容。

对于阿里影业的更名,虎鲸文娱方面解释称:“从公司业务构成角度,随着过去几年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充,‘影业’已经不能涵盖公司全部的业务场景,我们除了电影,还有演出、商业衍生、剧集、艺人经纪等多个业务板块,更名将更符合公司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从战略重点和发展目标角度,为了更好地迎接娱乐与AI时代的来临,公司未来将更强调内容的原创力和对娱乐IP的打造,并借助AI及其他技术,为消费者创造更加无与伦比的现场体验、互动体验和沉浸体验,打造亚洲卓越的现实娱乐平台。在此背景下,娱乐和AI将成为公司发展的两大战略关键词,我们也希望‘娱乐’能够在公司新的名称中有所体现。从品牌认知和消费者链接角度,‘大麦’在现实娱乐消费群体中,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买票上大麦’的品牌心智已深入人心。未来,我们希望使用‘大麦娱乐’这个更贴近消费者、更活跃且充满美好寓意的名字,树立更为独特的品牌形象,链接更加庞大的现实娱乐消费群体。”

在5月19日阿里影业发布的2025财年(对应自然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财报中,一直以来作为支柱的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业务收入同比减少约9.61%至27.12亿元,业绩(收入减去销售及服务成本、分配至相关分部的销售及市场费用后的剩余值)同比减少约91%至7321万元。与此同时,大麦业务实现收入约20.5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6.13亿元大幅增长236%,分部利润达12.3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1亿元激增339%;IP衍生业务分部实现收入约14.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28亿元同比增长73%,分部利润达3.8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8亿元大幅增长75%。后两项业务的大幅增长不仅弥补了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业务的下滑,也带动了阿里影业整体业绩的增长。

对于更名后,大麦娱乐的战略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虎鲸文娱方面表示:“电影和演出两大业务同属于大麦娱乐旗下,未来将依旧作为公司的核心发力方向,并持续通过在内容、票务、平台、产品运营等方面的紧密联动和高度协同,不断巩固公司在现实娱乐领域的市场竞争优势。未来,我们将以‘娱乐和AI’作为两大战略关键词,努力成为亚洲领先的、具有科技基因的现实娱乐公司,用更具原创性的内容、更具影响力的娱乐IP、更智能的AI票务与科技平台,为现实娱乐消费群体提供更多元的娱乐内容和更丰富的娱乐体验,不断夯实‘买票上大麦’的用户心智。同时,我们也希望基于更强大的商业衍生变现能力和更富活力的艺人经纪平台,为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引擎,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现场娱乐,虎鲸文娱解释道:“是一种区别于数字化、碎片化、虚拟化等数字娱乐方式的现场娱乐方式,更强调现场体验、互动体验和沉浸体验。全新升级后的大麦娱乐首次提出‘现实娱乐’这一概念,就是希望能够更加贴近用户,关注用户热爱和喜欢的内容。”

“大麦娱乐的更名,是借助大麦网在票务领域的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将业务进一步向演出票务、线下活动等板块倾斜,改变以往依靠电影单一业务的现状,打造多元化的现实娱乐公司,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提升用户体验。”詹军豪说。

“从影业到娱乐,本身就是一种扩容,也意味着阿里影业不再只是一家电影公司,而是走向娱乐全系的探索。”张书乐说。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