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七点,王兰庄村文化广场灯火通明。随着《出水莲》的乐声响起,舞蹈队队长郭金花数着节拍,带领队员们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加紧排练。这支从农家小院走出的队伍,用二十年光阴跳出了天津市群众艺术节金奖,更跳出了王兰庄文化振兴的铿锵节拍。

“2003年我们刚组队时,起步可没那么顺利。”郭金花回忆到,“真离不开村干部和村领导的支持!前期没老师,后来村里给我们请了专业老师,帮了大忙。记得特别深,我们第一次拿区群众艺术节第一名的节目就是《出水莲》!拿了奖,舞蹈队名声响了,参加的村民也多了,可新问题又来了——我们是公益队,队员白天要工作,协调排练时间成了大难题。后来村领导指导我们优化时间安排,提供各种支持,大家就把主要排练挪到了晚上,尽量保证出勤。”

文化惠民,在王兰庄并非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生动实践。清晨,清悦书院的24小时城市书房迎来首批读者,退休教师王淑芬正给孩子们讲解《论语》;午后,书画院墨香四溢,专业书法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运笔;傍晚,人大联络站传出悠扬的葫芦丝旋律,民乐团在为重阳节演出加紧排练。“2014年刚建班时只有14个孩子,现在光周六上午的课就得开三个教室!”村团支部书记负责人孙美玥自豪地介绍。更让村民暖心的是,村里所有文化活动全免费。“在文化传承这件事上,我们一直在脚踏实地地做实事。”

当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与挥毫泼墨的专注相互映照,文明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王兰庄每个人的心田。王兰庄村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其文明创建的最终落点,始终在于提升百姓寻常日子里的幸福感。从农家小院的舞蹈队到惠及全民的“艺术殿堂”,王兰庄以丰富多彩、润物无声的文化滋养,绘就了一幅乡风文明、生活美好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