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回潮以及技术进步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共同塑造新的经济格局。为深入解读这些深层次变动,知本洞察特别对话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深度解析全球经济的重大变化与趋势。
全球化逆潮与经济秩序重构
陈志武教授指出,过去数十年间,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带来了高速增长和巨大红利。然而,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抬头,中美之间的竞争博弈尤为明显,全球经济秩序正经历重构与再平衡。“这种变化的本质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模式在发生根本性转变,”陈教授表示,“发达经济体趋于内卷,新兴经济体增长面临转型压力,过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模式,逐渐被新的区域化、阵营化所取代。”
这种趋势的出现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密切相关。根据IMF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上一年的3.5%下调至2.9%。陈志武教授认为,经济放缓催生了“内向型”的经济政策,而在保护主义环境下,投资者必须审慎应对由贸易摩擦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中国经济的新周期与投资机遇
谈及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陈教授强调:“中国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调整期,传统驱动力正逐步衰减,新动能尚未充分成熟,亟需政策与市场合力推动结构转型。”2024年以来,中国加快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经济增长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正在为资本市场打开新的投资机遇,”陈教授分析道。
陈志武教授特别强调,全球投资者需要认识到,中国经济韧性较强,虽然传统产业面临压力,但政府已通过宏观调控、产业升级等手段积极释放新动能。他预计,未来5到10年,绿色金融、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将成为资本布局的重点,投资者应及时捕捉这些新趋势。
金融科技重塑全球投资版图
在谈及金融科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时,陈教授表示:“数字经济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全球投资版图和产业结构。”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报告,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规模预计将突破7000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
陈教授指出,金融科技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效、更透明的投资工具,也带来了风险监管与合规治理的新挑战。投资机构需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更完善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确保在新技术时代的投资安全与稳定增长。
未来十年,资产配置如何应变?
在资产配置方面,陈教授提出,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后,传统的固定收益投资模式已难以满足投资者长期稳定回报的需求。他认为:“当前环境下,投资者需要调整传统资产配置思维,更多地关注长期价值投资,尤其是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赛道。”
此外,陈教授还特别提及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认为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深化,将创造巨大的跨区域投资机会。“未来的资产配置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把握长期增长空间,构建更具弹性的多元化投资组合,”陈教授表示。
对投资者的建议与启示
最后,陈志武教授强调,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投资者应具备更加全面的认知视野和灵活的投资策略。“市场的确定性正在降低,投资者不仅要关注经济周期和政策变化,也要密切跟踪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升级方向,并及时进行资产结构调整,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抓住结构性投资机会。”
通过此次深度对话,知本洞察与陈志武教授共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全球经济视角与专业判断。面对新经济格局的挑战与机遇,知本洞察也将持续通过精准研究与专业服务,助力投资者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财富的长期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