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长治市潞州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两侧鲜花烂漫,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潞州段的全线贯通,这条蜿蜒于山水间的“生态丝带”,成了撬动区域文旅产业升级的“黄金走廊”,串联起众多旅游景点与特色村落,构建起“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让游客尽情领略潞州风光,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长治潞州段串联起了九龙宫、滴谷寺、炎帝像神农峰景区、“刘伯承工厂”旧址等景点,还有南垂村、双桥庄村等传统村落,成为游客踏青、研学、摄影的热门之选。沿着旅游公路驶入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依托“千万工程”,长治潞州区将旅游公路沿线村庄纳入精品示范村和提档升级村建设计划,对乱堆乱扔垃圾等问题进行常态化治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分级分类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全面开展农村卫生环境整治。
依托旅游公路,沿线村庄积极打造“公路+生态农业”“公路+乡村旅游”新模式。整洁的村道旁,生态果园、休闲农庄相继落地,游客可体验采摘之乐,品尝农家美食。
公路沿线的多家民宿凭借集住宿、餐饮、团建于一体的特色服务,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地。不少客人都是沿着旅游公路自驾而来,累了在民宿吃饭休息,形成了良好的旅游产业链。
为了更加优化沿线路域环境,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潞州区科学设置低路侧植物景观,因地制宜打造景观小品。引导村民在庭院中栽植果蔬花草,创建“美丽庭院”。加强对旅游公路沿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大力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确保沿线整洁有序、环境优美。同时,统筹推进慢行、景观、服务、信息配套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驿站、骑行道、观景台等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全力把旅游公路打造成潞州区的自然风景道、文化旅游路、乡村振兴带、富民发展线。(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邢璐霞